1、厂家向下的压力
厂家要主导市场,必然要对市场精耕细作,因此他们会把经销商的区域分割足够小,也希望经销商在自己的小区域中精耕细作。逐年累加的销售任务,也让经销商只能埋头苦干,没有时间和精力思考如何发展壮大。比如壳牌就是典型的鞭打快牛,更换经销商已经成了家常便饭。
2、区域难以突破
小区域产生小经销商,大区域才能产生大经销商。因为一个区域市场是有容量的,比如在一个县城,总体市场容量就是一两千万,长城、昆仑、散油还要分走一大半的,那剩下份额不过是几百万了。如果说前几年,经销商还可以通过品牌开发来扩大销售区域,那么这两年包括以后,靠这种方式越来越难。因此企业的发展策略是,发展主导品牌,限制品牌开发。这种策略,无疑给经销商的区域突破限制了门槛。这也就是俗话说的池塘里面是出不了大鱼的。润滑油资讯网
3、封闭的思维
能够发展到1000万的经销商,可以说经历了很多市场的风风雨雨,具有很多操作经验。但经验多,也意味着思维受到的限制也越多,很多时候,经销商缺乏发展的思路是被自己的思维限制住了。比如最常见的是人多了车多了量大了,可利润却更低了,老板的惯性思维是向厂家要政策要支持,却不考虑如何向市场要利润要空间。
4、销量和利润难以平衡润滑油资讯网
现在经销商面临着的一个困境是,虽然有销量,但不断增加的终端费用和人员费用,吞噬了经销商的利润。以前做100万的销量有20万的利润,做到500万的销量还是只有20几万的利润,今天做到了1000万,可利润还是20来万。没有利润就没有发展的资本,没有资本有了机会难以抓住。比如河南某经销商,现在年销售1200万,但利润还是和前几年差不多。润滑油资讯网 w
5、生存和发展难以协调
虽然做到了1000万,但是经销商现在解决的仍然是生存问题。什么好卖卖什么,什么赚钱卖什么,这种短期行为,让很多已经有了规模的经销商会代理一些圈钱厂家的产品,最后阴沟翻船。同时,市场也出现了“一年做倒一个牌子”的现象,实际上不是经销商抛弃了品牌,而是消费者拒绝欺骗。每天忙于解决生存问题,使经销商发展缺乏长期规划。这也是市场上诸多“香港美孚”、“壳牌集团”、“昆仑××”等牌子迄今还能生存的土壤。
|